三极管并联晶体与陶瓷振荡器实验初步

射频信号源

今天在面包板搭建了射频第一个实验就是单管振荡器。用晶体和陶瓷振子做实验。

晶振:

4M,10M,16M,当C1=0,C2=0时不起振,C2=68pF时起振,频率都是标称频率。

18M,20M,25M,当c1=0,c2=0时能直接起振,频率都是标称频率。

注意:以25M为例,当c2=0时,如果手摸晶振外壳金属屏蔽层,会停振,足可见这个c2是被分布电容代替了。如果插上c2=68,手摸无影响。所以说:实验可以不用c2,实际稳定性需要c2.

48M,c1=0,c2=68pF时起振,但是它的基频是16M,标称值是它的三倍频。所以实际买16和48没区别了??

陶瓷振子:

10M,16M,20M,c1=0,c2=68pF时,起振,频率为标称

465k,1M,4M均不起振,插上,它等效为了电感电容,产生频率为45-60Mhz之间的振荡。不是陶瓷振子的标称频率。是电路的固有频率。

经过以上实验说明:晶振容易起振,但是某些频率需要精细调整c1和c2,否则可能不起振。

陶瓷振子,情况比较糟,频率较高时起振没问题;较低时起振困难,缺少经验来调整。

另有反相器做振荡电路的测试